该来的还是来了!西方开始对C919大飞机“下手”,是早有预谋?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0:26    点击次数:72

航空市场暗战:C919被欧洲“卡脖子”,中国如何破局?

空中霸主不愿意让位,这是老套路了。根据最新消息,欧洲航空安全局(EASA)突然变卦,宣布无法按照原定计划给中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飞机发放适航证。本来按计划2025年就能拿到手的证书,现在一下子被推迟了3-6年,而且官方连个像样的理由都懒得编。

这出戏码,台下的观众都看懂了——当你真要挑战别人的“奶酪”时,人家怎么可能笑脸相迎?民用航空市场这块大蛋糕,波音和空客已经吃了几十年,如今C919想分一杯羹,自然会遭遇各种“绊子”。

有航空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,这次推迟发证纯属“早有预谋”的行动。没有EASA适航证,C919就无法进入认可该证书的国家市场。这招真是卡得妙,既避免了直接对抗的尴尬,又能在规则层面把中国大飞机挡在门外。

说白了,西方国家最怕的是什么?就是“中国制造”的价格优势。江湖上都知道,只要中国产品进入的市场,价格基本就得“打骨折”。民航领域这块“肥肉”,波音空客怎么舍得分享?

实际上,不管C919想拿欧洲的EASA证还是美国的FAA证,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。表面上装出欢迎的样子,背地里却是各种刁难、推迟、找茬,这套“霸凌”剧本早已演过无数遍。

民用飞机市场长期被美国波音和欧洲空客这“两座大山”占据,形成了牢固的“双寡头”格局。加上近几年波音飞机频频出事,口碑大跌,空客正好趁机扩大市场份额。这个节骨眼上,他们更不会给C919让路。

通过卡住适航证这一招,欧洲直接把C919拒之门外。那些以EASA证书为准入标准的国家,就算想买C919也没门路。这一招够狠——延期3到6年,等熬过这段时间,说不定还有下一轮拖延。这是想把C919活活拖死啊!

面对这种情况,中国其实早有准备。毕竟西方国家的这些把戏,咱们见得多了。在研发C919的最初阶段,这些风险因素就已经被考虑进去了。

那为什么明知有风险还要研发自己的大飞机呢?因为我们有“王牌”——庞大的国内市场。就算国际市场被卡,光靠国内市场就足以让C919立于不败之地!

波音公司曾预测,未来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航空市场,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级别,需要新增8830架飞机!想象一下,如果这些订单都优先给C919,波音空客得哭晕在厕所吧?

目前C919仅凭国内航司的订单就已经实现了回本,这在航空史上简直是个奇迹!国内市场这张底牌,足以让C919在国际“霸凌”面前不慌不忙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西方国家的适航证也并非无敌金牌。有些国家已经开始质疑这套游戏规则。比如越南民航局就提出建议,要求认定中国民航局的CAAC适航证与美国FAA适航证具有同等效力。一旦获批,C919就能顺利进入越南市场。

对比波音和空客,中国造的C919不仅质量可靠,更有价格优势。当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这一点,西方国家的“技术壁垒”就会逐渐失效。

面对西方的刁难,C919不会坐以待毙。一方面继续深耕国内市场,另一方面与有意引进C919的国家展开合作。就像芯片、光刻机、卫星导航一样,外部打压不会阻止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,反而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!

你觉得西方国家这种“卡脖子”的做法能阻止中国大飞机的发展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!